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二):「我可以拍他們哭嗎」?

「我為什麼不能拍他們(災民)哭」?這句話如果一問出來,一定會有很多倫理道德的論述,再加上近來的受害者創傷研究,記者們的確很難招架;但是,如果換一個方式問:「我可以拍他們哭嗎」?這句話所要得到的答案,是需要更深層的討論,我的答案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預料,從前兩天到衛星公會與在職專班針對日本海嘯與參與者對話,可以看出部分參與者的驚訝,沒錯,我的答案是:「可以」!但請不要看到這裡就打包走了,因為是有條件的,還要繼續看下去,為什麼?怎麼採訪?

條件一:徵求同意
很多記者面臨同一個困境,受訪者很少願意接受採訪,但公司叫我一定得拍,萬一我問了,對方不給拍,反而跑走拍不到,不是更慘!最好是趁對方不注意時,就偷偷拍,畫面反而好,人也表現自然,只要事後再詢問對方,萬一對方不答應,播出時馬賽克或是變音即可。這是風氣的問題,台灣的媒體被受訪者控告的案例不多,尤其是一般平民老百姓,所以記者多半還沒有保護自己的觀念。現在傳播科技發達,常見受訪者的「反蒐證」(就算報導時不具名,說是綜合報導也沒有用),萬一他不願意被報導,記者又硬採訪報導,往往記者就是準備請自己的休假跑法院,可能還要準備點訴訟費用,萬一公司在輿論壓力下犧牲你,把錯都歸在你身上,甚至還有可能飯碗不保。

上述的是恐懼訴求,我們應該再想想,為什麼受害者新聞我們就一定要訪問(sound bite)呢?台灣記者在性侵害、兒少的受害者保護上都能做到,為什麼其他類別的受害者卻不能放人家一馬呢?就用報導性侵害或兒少的方式報導,還是可以找到相關人對案情的解釋,或是發揮創意激盪出更好的報導方式。沒有徵求同意可能會帶來的傷害,我已在新聞學100期「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受害者應面對的新聞倫理:多元觀點的論證」論文中詳述,請參考此文與達德中心的自學手冊1

條件二:節制的採訪方式
朝鮮日報3月16日的萬物相專欄,提到NHK在採訪災民時是體恤災民並避免干擾到災民,用字遣詞十分小心,都在NHK的採訪守則上規定好。據我所知,NHK的「新放送ガイドライン2008」,提到的不只這些,在第5章第7節「被害者の人権」、在第6章中的第9節「被災者への取材」都提到採訪時,必須有所節制,審慎考慮受災者與被害者的權益、悲傷與不舒服感受,並且將心比心。所謂的將心比心,絕對不是敷衍的跟受訪者說:「我瞭解你的心情」,因為沒有經過生離死別、被地震海嘯摧毀家園的記者,如何能瞭解他們的心情呢?達德中心的自學手冊1與4中,也特別提醒記者,讓受訪者回溯恐怖經驗是要考慮很多層面,記者要盡量讓受訪者擁有主控權,受訪地點、攝影角度、變聲處理與否,想跟誰一起受訪、有哪些畫面不想播出,使得回溯經驗的情緒波動能盡快恢復平衡。

記者也不能見獵心喜,發現受訪者眼淚在眼眶打轉時,就迫不急待地希望受訪者趕快流下淚來,甚至痛哭一番,不停地提出勾起痛苦回憶的問題,記得,記者的工作是傾聽。萬一受訪者情緒失控,開始哭泣時,記者也一定要忍耐不語,自學手冊中建議:
「精神科醫生Frank Ochberg 表示:『當倖存者在採訪中哭泣時,不全然表示不願意繼續受訪。或許有傳達、溝通上的困難,但他們常常想要說他們的故事。打斷談話可能會讓受訪者感覺不被尊重、剝奪說明的機會。記住,如果你認為這個採訪讓受訪者不快,或錯誤地解讀受訪者想要停止,而單方地中止採訪,那麼,你可能二度傷害受害者。』」

條件三:不渲染的報導手法
這幾天觀察台灣的媒體,有一點是讓我目瞪口呆的,當NHK與CNN的報導都中規中矩的時候,新聞室總是玩不出花樣吧?我發現大部分的新聞室都不是省油的燈,重新剪輯受災者的新聞片段,將外電中有關受災者,尤其是哭泣的受災者段落都剪出來,所以一則新聞中受訪者的聲音一下子說日文,一下子說英文,接者,負責過音的記者會將新聞稿重新寫過,寫得超級逼淚的,再用感性語調旁白,最後,就是配樂激起情緒上的波動。

常聽見的感官新聞(sensational journalism)可分成兩類,一是題材,二是形式也就是表現手法。感官的題材是以犯罪、緋聞、暴力、名人隱私為主的,但還是可以用非感官的手法來報導事件,也就是以資訊為主,但是如果新聞室慣用感官手法處理新聞,連立法院的會議新聞都可以處理得很感官而沒有任何資訊。災難新聞若是玩起感官新聞的表現手法,對受災者是極不尊重,對非災區的民眾也無法從新聞中學到任何資訊與教訓。

這次日本311地震與海嘯的新聞,引起許多批評,有些記者提出NHK的新聞為例子,不是大家都稱讚NHK新聞作得好,還不是照樣拍災民哭泣的畫面,沒錯,NHK也有眼淚,以我直接觀察NHK General,個人淺見是大部分災民新聞有做到上述三點,尤其是災民到現場尋找親人的新聞,也都不會有配樂與特效,相較於台灣新聞室非感官新聞的外電也要包裝成感官手法,是值得商榷的。

只要做到前三點,就可以拍拍手,很多新聞記者守則都有相同的論述,例如:公視2005年的節目製作準則,但是真正拍攝災民的原因,應該是要更深層的理由,就是幫助災民甚至非災民共同成長,也就是條件四。

條件四:有助於創傷後成長
訪問災民可以更有計畫與貢獻,NHK神戶放送局,從1995年1月17日以來每年都會製作專題節目,其中一種便是災民故事,不過他們的災民故事是十五年來的連續追蹤,他們有100位與他們合作的災民,每個接手社會線的記者都必須知道這些人背後的故事,及過去NHK針對他們做過何種專題,除了記錄他們創傷後的成長,也長期觀察哪一種政府災難救助可能出現問題,造成災民無法正常生活或是重建住宅,所以災民故事並不是只有賺人熱淚,教災民重新去回憶當時家中的死傷人數,又如何無法忘懷他們。災區民眾透過這樣的新聞,發現有很多跟自己一樣辛苦生活卻又樂觀面對的人,對他們有正向的影響,非災區的民眾透過災民的生活也能更為警惕防災的重要。

3/19日本時間10點多,NHK General採訪關西學院大學的室崎益輝教授,訪問要如何提供避難所的災民何種協助,例如:是不是要全部撤離到非災區的避難所,等到狀況穩定後再回到原居地,或是要開始注意受災民的心理狀況並給予協助等。室崎益輝教授對災民的心理特別重視,我在去年的日本之行,有機會向他學習,2010年阪神地震15週年,NHK神戶放送局特別與關西學院大學的室崎益輝教授合作,專門針對居民的心靈創傷製作報導,他認為媒體是提供防災資訊與災害教訓的重要角色,除了創傷後的心理成長,也是增加防災能力上的成長。

NHK大阪放送局的近藤誠司製作人,他報導災難新聞竟決定去念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請見相關連結),他主張災難報導應是「寄り添い」的報導,也就是陪伴的報導,災難時,要依據民眾的需要提供資訊,災難後,不同於台灣的週年報導傾向於報導政府無能或是民眾的悲慘故事;將地震與其所帶來的教訓作為每年的「地域の課題」,關注民眾從災難發生的情緒劇烈變化到如何恢復平靜,適時配合學術的說明,讓民眾知道什麼樣的症狀或是情緒是正常的,可以如何抒解,諸多新聞的面向其實就是要與災民的日常生活連結,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台灣離四個條件都還有點遠,對於記者的批評也流於內容取向,殊不知記者只是製造流程的一個關卡,新聞室愛感官,行政體系沒組織,所有的原因都淪為政治口水,新聞記者哪有餘力去準備更多背景知識、去瞭解災民的需要、去採訪報導對防災更有幫助的新聞呢?只能拍攝災民眼淚應付無窮無盡的收視率,但是記者一定要自強,以更好的創意說服新聞室的長官拋棄成見,相信嘗試就會有成功,埋怨只能原地踏步。


圖一:2011年3/19NHK訪問室崎益輝教授



圖二:2010年8/3訪問關西學院大學総和政策學部室崎益輝教授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媒體在災難中的正面功能(一):從日本NHK災難期間應變談起

NHK的報導在這次311大地震是台灣主要的外電來源之一,身為日本的公共電視,與一般商業電視台主要以競爭為營運邏輯十分不同,2010年八月日本電視台兩名記者為採訪失事直昇機,冒險深夜上山不幸罹難的案例,就可知道商業台的競爭激烈之冰山一角,但是NHK的災難報導是完全不以競爭為考量,他們針對災難前、中、後時,要如何提供民眾需要且必要資訊,不斷進行研究與實務上對話,他們的長期努力值得介紹,2010年暑假的兩個月,我花了不少時間瞭解他們的運作,可以提供給台灣防災單位、媒體參考。

NHK的努力來自結構性因素,依據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見附錄1)NHK是日本中央防災會議(見附錄2)的當然會員,會長必須出席防災會議,NHK與其他的中央防災機關一般,獲得第一手警政、消防、氣象等最新預警與災情資訊,並負責落實政府的防災計畫,NHK本身對外的窗口就是災害氣象中心。氣象訊息目前也是由災害氣象中心管理,這項服務成立二十多年,七年前(2003年,平成15 年)將報導局的氣象播報部門跟防災會議窗口結合,成為災害氣象中心,依據的法規有災害防治法,氣象業務法等。NHK發展到目前的狀況有54個地方廣電台,14個分局,電視五個頻道九個波段,廣播三個頻道3個波段,過去,相關災情與氣象新聞由報導部門自己決定怎麼播出,現在由中心統籌。

NHK針對災難前、中、後有幾項比較重要的服務,災難前這部分請參考災難與媒體--日本學習之旅,發生時,盡快播出警報,呼籲民眾,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等避難,可減輕受害程度;發生後,盡快播報受災情況安定民心、支援救助活動與生活資訊;災害之後,生活修建、復興支援,向受災者提供訊息,促進復興的長期支援;平時,構築安全社會,平時就積極報導防災專題。更充分利用大災難的週年時機,例如:阪神大地震週年或大災害後,針對國家,地方政府或住民本身的防災對策檢討(復災這部分我也會盡量趕出來,也就是災難後的角色)。

這篇文章則以災難發生期間為主,NHK重要服務之一是災害預警,在日本災害預警可以分為幾類,一是由氣象廳評估地震與海嘯可能性與嚴重性,將訊息以自動化方式公告至媒體,稱之為緊急地震速報與津波(海嘯)警報,另一種則是一般媒體報導中的預警報導,例如:颱風路徑與侵襲位置等資訊,由媒體工作人員採訪解讀後再報導。

順道一提,311的地震與海嘯死傷慘重,讓我回想到在後續防災機構與防災學者訪談中,我曾經問了一個問題,哪一個災難類型是他們覺得防災工作需要再加強的,當時他們的回答都是海嘯,這非我的經驗所能理解,他們給的解釋是因為地震或是土石流是看得到、感覺得到,但是海嘯常常有「狼來了」的情況發生,而且大家對海嘯的破壞都刻板地以為就是在近海地區,疏散的警覺性比起其他災害大幅減少,難道這次311災難的死傷慘重部分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不能瞎猜,他們的看法都是每年的防災調查中所得出的結果,問題細到何時聽到警報?從何管道?幾點開時準備行李?何時離開家裡?我那時給我自己的期許,協助台灣的防災開始要向軟體進行,發展運用傳播學與災難研究跨學科的災難資訊學(disaster informatics),系統性地瞭解居民對災難的反應。

而訪談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專門委員福長秀彥時,他根據自身曾任記者與研究員的雙重經驗,提到目前日本災難報導的三大重要趨勢,第一個趨勢是報導的迅速化(第二趨勢多媒體化,第三是生活資訊),迅速化指的就是第一類的預警報導可以加速,三年前NHK開始緊急地震速報(2007年10月1日),利用的是S波與P波的測量時間的差異來預測地震,P波可以先測到,可以預測S波比較大的震動,大概30秒之前就可以知道。NHK將氣象廳分析震度五以上的公告出去,電視字幕與廣播聲音都是自動的,P波可以預測各個地方的震度,震度從0到8,從氣象廳到NHK後兩秒就可以自動播出,但是P正確度有待改善,因為有的從海上,或是比較不容易拿到資訊的地方,都還在持續改善,兩年前研究,氣象廳的公告到NHK要五秒,從NHK接到警報到播出要兩秒,但是數位電視要多兩秒,因為數位電視影像需要壓縮。災難預警要快速就要縮短警報從氣象廳到NHK等媒體中途的時間,例如:方法之一就是氣象廳研究機構與地方政府的地震測量計數量增加,多媒體化也可以是方法之一。

而緊急地震速報的預警後,預報不一定會成為真,商業台不可能隨時把節目砍掉,做災害預防節目,萬一災害沒來,廣告主會不高興,因此,收執照費的公共電視NHK有責任做好這一部分。即使預報有錯誤,民眾是可以容忍的,因為科技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媒體跟氣象廳的關係就很重要,在預測錯誤的情況下,氣象廳必須說明原因,才能夠取信於民。

福長秀彥特別提醒緊急地震速報是比較難預測,可能預測震度達到6,結果只有4,這是科學能力不足,承認能力不夠是可以的,但是颱風,水災,核電事故,水災是可以預防的,就必須要積極報導,核電警報響了,即使不知道為什麼,情況仍然不明,還是要立刻提供資訊,也許有副作用—造成民眾恐慌,日本過去也沒有嚴重的恐慌經驗,但是一旦不提供相關資訊就是隱藏資訊,失去民眾對NHK的信賴。

災難中的另一重要服務之一,便是生活訊息的加強,尤其是從阪神地震中所獲得的經驗,包括哪個避難所提供糧食,維生管線(水、瓦斯、交通)恢復的相關訊息,必須向災民提供各式各樣的資訊。除了大眾媒體,政府也在推廣社區廣播(community broadcasting,使用 FM頻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服務,還是會選擇看NHK,所以NHK還是要提供資訊給各地區,但是對於小區特有的訊息,或是當地政府提供的訊息,還是必須由社區媒體來負責提供。

NHK報導局,災害、氣象中心的松木 敦部長與入江さやか 記者從實作經驗發現了幾個重要議題:除了維生管線,還要讓民眾知道可使用的電話(working telephone)、有營業的超市、有開放的洗腎醫院等。阪神大地震的時候,NHK廣播甚至在神戶市政府救災中心架設臨時錄音室,把從市政府得到的消息,立刻透過廣播將重要的維生訊息傳遞給居民,是當時民眾獲得生活資訊重要的工具,NHK也在避難所架設電視,讓民眾可以知道資訊。

NHK更給予不同頻道不同的任務,讓民眾有所選擇。綜合台提供基本資訊,以災難新聞節目形式傳遞資訊;教育台提供安否情報、相關生活資訊及聽障服務;BS1:綜合資訊,提供給日本境內外的觀眾新聞或其他型式的節目;BS2:提供聽覺與視覺障礙的人服務,是直播衛星,轉播綜合台的節目;BSHV:高畫質台,則是以高畫質方式轉播綜合台資訊(2011停播)。廣播方面,AM1廣播一台: 與電視綜合台類似,緊急廣播災難有關的新聞與生活資訊;AM2: 對外國人或視障者播送生活資訊;FM:個人安全資訊、與災難有關的生活資訊;國際廣播:向國外播送災難資訊。

NHK將頻道分門別類提供資訊的考量是以多樣化為主軸,災難剛剛發生時災難資訊還可以在各頻道間共有,一段時間後災民需要訊息多樣化,不做分類,訊息作不出來,觀眾也會抱怨,這樣分工民眾也會比較有好處,主要是由自己判斷。為了因應網路與行動時期,網路可以播出很多訊息,或是行動one-seg(地面數位電視廣播服務)也可以達到防災減災的功能,NHK也正進行研究,尤其年輕人看行動電視多、聽廣播少,如何用新科技傳遞災難資訊是未來研究重點。

松木 敦部長特別強調,NHK針對阪神地震後的四百人調查,最需要的資訊還是有關餘震資訊 46.4%,其次是親友安危25.3%,使用媒體方面廣播是第一位的 38.9%,鄰居30.0%,電視28.3%,還是以廣播電視報導災難的功能比較大。因此,NHK播報新聞、專題紀錄片(feature)、記錄倖存災民(documentary)、以持續且被信賴的報導(steady and reliable)做好公共廣播的責任。NHK更是不斷思考,民眾在災難時到底需要什麼資訊?在每一次遭遇災難中檢討與分析,應該如何收集到這些必要資訊,又如何傳達給民眾,因為民眾在災難時,廣播與電視常常是主要資訊來源。

這次媒體報導在前三天受盡批評,之後媒體也開始報導NHK的災難報導的優點,接下來,希望新聞室不要停留在報導NHK的優點,或是認為這是公共電視的責任,或是歸咎於大量金錢投資的不可行,而是要開始思考,面對後續的災難,在新聞室可負擔的資源花費下,新聞報導與鏡面資訊可以如何滿足災民與非災民的需求,新聞室內的組織與設備可以在災難時如何整合運用?可以跟哪些NGOs與防災單位先做好演練,一旦發生災難,助己助人,不會慌亂,也不會因為不知道還可以報導些什麼,只好全力去找故事、故事、故事,災難時,資訊的重要性是優於感人的故事。

最後,還是老調重彈,為每個情境預作準備。NHK廣播局在平時的凌晨12點,都會花十五分鐘預設大地震來襲,新聞室要如何應變,怕的就是一旦災難很久沒發生,人員會對所有流程太過生疏,藉由這次日本災難的借鏡,台灣的新聞室也應該開始規劃自己的災難報導計畫。

圖一:2010年七月筆者前往NHK訪問,NHK報導局災害、氣象中心的松木 敦部長與入江さやか 記者負責介紹災難報導緣起,以及NHK如何依據法規行事與報導。

圖二:NHK廣播局與氣象廳相連的緊急地震速報與海嘯警報

圖三:所有預警設備在主控室,一旦災難發生,可以立刻插播並現場報導

附錄
災害對策基本法參見http://www.bousai.go.jp/hou/index.html
中央防災會議組織圖參見http://www.bousai.go.jp/soshiki1/soshiki1.html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我可以為您做什麼?赴日採訪的記者們。

3/15這天,記協、聯合報記者問我記者赴日採訪,需要注意什麼事?討論的議題中,有些是擔心他們的安危,有些是擔心他們把台灣一窩峰採訪的習慣帶過去,所以我趕快加上一些FYI給赴日採訪的記者們,也想再強調一下,從事「新聞與創傷」研究,尤其是記者創傷這部分,接受過很多質疑,例如:不認同記者會有創傷,或有創傷又怎樣,還不是要做新聞,或是台灣又沒有戰地記者或是頻頻有大型災難,受創的機會也小,這樣的研究與在職進修是否必要,也趁著這個機會說明,新聞人員為什麼需要認識創傷,接受創傷素養。

311地震發生後,很多記者通日文的、略懂日文的甚至不懂的,一律趕鴨子上架搭時間最近的飛機到東京去,這些人可能也沒想到,竟然要去採訪這麼重大的災難,也可能臨時才想應該帶什麼東西?電池、口罩、基本的飲食與水、雨衣、雨傘、採訪裝備、手電筒、免洗衣褲、衛生紙與濕紙巾、可以走泥濘的鞋子、通訊設備等。這不是個選擇題或填充題,而是必須視情境而變的申論題,我長期合作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達德新聞與創傷中心,邀請日本資深環境記者撰寫如何報導日本311災難的指南,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採訪福島核電廠的危機,提醒記者必須攜帶5至10人份的碘化鉀(potassium iodine capsules,台灣又稱碘片),份量要一個月左右,因為除了自己使用,還要給司機與日文翻譯,記者因為會使用部分救援物資,例如:水或食物,也可以將碘片當作回饋。記者也不能忘記攜帶止瀉劑(Imodium),避免因為衛生條件不佳而引發的腹瀉, 為了避免屍臭味,也可以帶清爽味道的鼻腔吸入器或凝膠(nasal inhalant or gel),避免過度暴露在屍臭味的不適,快速消磨自己的士氣。

採訪此種災難情境的事前物質裝備也能減少記者的心理壓力,試想如果我是赴日採訪的記者,我會擔心什麼?我會擔心過度暴露在輻射災區,是不是會身體不舒服,會不會有病變,會不會影響我生小孩,只戴口罩、穿雨衣與撐傘的簡單裝備下,大概暴露幾小時就會有危險,跑到鋼筋水泥屋就可以嗎?沖水就可以洗掉大部分的輻射嗎?問題雖不專業卻是我最想知道的,這已經讓我擔心到會影響日常生活了!回到台灣後,有人會幫我檢測輻射量嗎?後續的醫療檢測費公司會幫我付嗎?要是發生狀況,我會得到什麼補償?試想這些答案都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也沒有人管我的後續健康狀況,我會多麼孤立無援,這樣的不快甚至是創傷的經驗會如何影響我的工作與生活。

針對記者創傷的研究,希望記者能做好物質與精神層面的準備,因為新聞室可能隨時把記者丟到一個未知的、危險的境地,有充分準備的記者才能有彈性(resilience)面對任何挑戰,發揮創造力解決困難。記者復原力強也能持續穩定工作,有創傷素養的記者也比較不會追逐受害者,報導面向也會傾向資訊性而非感官性,對整體災民的減災與復災有所幫助,進而讓受災社區與個人都能創傷後成長(post trauma growth),對非災民則是提醒備災與防災的重要。

瞭解事前準備的重要,接下來要討論的是赴日記者的採訪困境,台灣記者各顯神通到受災區,受陷於嚴格的管制,多半在尚能與外界聯繫上的災區進行採訪,其實也就是採訪一些比較表面的題材,例如:警報聲突然響起,記者跟著跑的緊急狀況,地震與海嘯摧殘災區的畫面,或是到避難所拍攝災民,在東京的就是拼了命的追著留學生、台僑生活或是報導限電與交通減班的不便,再誇讚一次日人的排隊文化,卻沒有人報導這樣的應變措施背後的含意。記協也曾問我一個問題,記者要怎樣在日順利採訪,我那時建議記者要趕快與當地外國記者聯誼會取得聯繫,有充分資訊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例如:裝備與安全區域的資訊。而達德中心在3/14的指南中,更是鼓勵記者參與日本政府為外國記者準備的行程,是另一個可以安全抵達災區的方式。也許競爭意識較強烈的媒體可能會排斥這樣的安排行程,但是在不影響救災與侵擾民眾為主要考量,是值得媒體有所犧牲。

而記者到日本採訪的意義為何呢?在台灣,如果挺進災區是新聞室最關切的,那日本這次的災難呢?記得波灣戰爭時,當時輿論與研究都批評台灣都是美國觀點,台灣無法派遣記者常被認為是原因之一,這次日本的災難,記者可以前往採訪,為何不去呢?我的淺見是新聞室應該思考,派遣記者到日本,做的東西跟外電有什麼不同,派遣記者來到災區是想要傳達什麼訊息回台灣,想做哪些台灣觀點的新聞,對台灣的防災工作或是其他面向有幫助。如果只是要一大堆感人的故事,跟外電有何不同?要是沒有不同,為什麼要打擾災民,不得已使用災區的食物與水、石油等,更糟的是,惡性競爭害的記者為了生出獨家,必須做出一些連自己都覺得不妥的行為或新聞,違背自己意念不說,還要受到輿論批評,雙重傷害。

回到本文的出發點,可以為這些赴日採訪的記者做些什麼(包括平面與電視)?採訪災難的事前準備還可以亡羊補牢,請記者參與文後連結,而現在可以做的,我的淺見是記協或衛星公會可以協助安排記者的保險、建議或規劃避免惡性競爭的採訪限制(例如:完全遵守日本的採訪規定),歸國後的輻射檢測,減少創傷的社會支持系統或醫療,可能的職災賠償等。最後,我希望新聞室與記者能開始關切記者創傷這個議題,在記者強者文化(macho)下,承認創傷就是弱者,或是不適合當記者的思想應該轉變,面對每一次的突發狀況,無論是車禍、犯罪,或是天災等規模大小不同的事件,要預設情境做好事前準備;善用社會支持系統抒發創傷壓力,例如:宗教、同儕協助、家庭、醫療;記者本身有創傷素養與復原力,便能以復原力與成長為目標報導新聞,減少無意義的恐慌與恐怖報導。


如何採訪創傷新聞相關連結:

創傷與新聞自學專區
http://dartcenter.org/search?page=5&keys=online%20learning&x=24&y=15

Guide for Reporting the Japan Quake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guide-for-reporting-japan-quake

Japan's Triple Disaster: Resources for Journalists
http://dartcenter.org/content/japans-triple-disaster-resources-for-journalists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がんばって!日本;加油!台灣!

311的地震與海嘯侵襲日本與全球,這個超出想像的巨大災難本就受人注目,台灣更是因為與日本的鄰近性與同樣受到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影響,民眾與媒體同樣關注,三天來,有留日與台灣朋友的部落格對日本與台灣媒體做比較,很多記者、朋友、同事與學生問我對目前媒體表現的看法,但是因為我擔心去年兩個月的日本見習行程中的朋友們,忙著聯繫與打聽下落,再加上需要沈澱與仔細觀察,直到今天才動筆。我想針對兩個部分提出我的看法,第一是針對電視新聞媒體表現,新聞室雖然極力想要營造出恐怖氣氛,初期受限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還是看得出媒體的「努力」,不過比起八八水災算是有進步;第二則是從「新聞與創傷」研究取徑出發,尤其八八水災過後,為了回答受訪記者問的:「災難時,媒體到底應該報導什麼?」我開始將研究從災難時媒體的正面角色談起,值得安慰的是,台灣在這次日本311地震中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今天就先報告媒體表現

事發24小時


跟大部分對媒體批評的說法,我覺得在事發24小時,台灣媒體因為只有NHK與CNN的外電,NHK公共電視的畫面比較資訊性,再加上只有少數幾家新聞室有充足的日文編譯,只有主播與記者營造的氣氛與用語比較駭人,新聞跟八八風災比起來都是比較遠鏡頭的畫面,還沒有太多針對倖存者的感官新聞,再加上因為海嘯侵襲,一時之間無法立刻與當地聯繫上,所以現場的畫面都還沒出來。我的觀察包括:

  • 新聞室以CNN為主要來源的,震度8.8,以NHK為主,震度8.9,我同時觀察CNN與NHK的訊息,可能因為台灣的日文編譯人力因素,部分新聞台的更新訊息有明顯差異。
  • 新聞室充分利用Youtube與Google尋找當地資訊與畫面。
  • 與過去地震史上的全球大地震整理比較,與日本當地大地震比較,以及與發生不久的雲南、紐西蘭震災比較。
  • 新聞室開始找尋日本人脈電話訪問。
  • 新聞室普遍使用配樂引起閱聽眾情緒反應。
  • 台灣的反應:觀光客與留學生的安危。
  • 311地震與超級月亮的關係。


事發第二天


隨著台灣記者抵日,但是因為交通中斷,沒有辦法立刻前進災區,但又需要有訪問畫面的新聞,開始報導東京所受的不便,尤其是台灣人,但是比較少讓人不忍心的災區倖存者畫面。海嘯的畫面與日本核電廠危機仍是報導主軸。主要觀察為:

  • 將受災日人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為另一消息來源。
  • 讓人情緒受到影響的MV製作,剪輯各式可怕海嘯來襲畫面,傳遞恐怖氛圍。
  • 台灣的反應,核電廠檢討,但僅止於發生同樣的災難會不會有危險,官方說法當然說不會,比較親執政黨的說法就只引述官方說法,比較不親執政黨的說法就是塑造其沒有危機意識,但兩者都沒有更深入的分析。
  • 比較有sense的新聞室已經開始報導日本的防災措施。
  • 與紐西蘭等地的地震比較,環太平洋地震帶一定還會有更強的地震。

事發第三天

NHK的中規中矩已經無法滿足台灣新聞室,開始發現日本電視台,朝日電視台等商營媒體的新聞,雖然沒有正式合約,但是利用網路或電視機翻拍,將一些引人感動的新聞翻譯成中文,能前進到交通可及災區的台灣記者也開始訪問倖存者(希望他們有帶足夠的糧食與防輻射的裝備)。而隨著交通慢慢恢復,很多人或記者當地震與海嘯發生時剛好在災區活動,拍下千鈞一髮的一刻,這些影片都被日本媒體採用播出,台灣也較多這些新聞翻譯,但是NHK的減災與復災的新聞,較少被注意。這天的觀察還包括:

  • 讓人情緒受到影響的MV製作,剪輯劫後餘生,傳遞溫馨感動氛圍。
  • 遺體新聞不多,日本媒體無論公共或商營,都不會近距離拍攝,台灣媒體引用不多。
  • 雖有對日本防災的介紹,但是立刻被日人的排隊精神與阪神地震後失落的十年的主軸所替代。
  • 核能電廠對台灣的影響,像是輻射食品。
  • 親與反對執政黨立場的鮮明意見,也就是口水戰又開始。
  • 網友的活動,例如:Facebook加油團。
  • 地震地區的風水說。

總結我這幾天的觀察,比起八八水災的報導,可能因為事件發生在日本,大部分靠外電,外電來源又比較中規中矩,赴日記者短時間又無法前進「甜甜圈效應」中最嚴重的災區,也因為有輻射危險無法進入採訪,新聞內容不至於太誇張,也不會有挺進的現象,當然也可能是出自新聞室的自律,但是新聞室還是希望營造出恐怖的氣氛,尤其是海嘯席捲的現場鏡頭與核電廠爆炸等的現象,都是大量使用並運用配樂,而之後對台灣影響包括:台灣是否受輻射影響,輻射食品(我個人淺見是三個受災縣還能出口食品嗎?對其他地區的監測也許還有需要,但是針對三個縣要加強的新聞令人不解),汽車工業、IT產業等,需要更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資訊,才能減少恐慌。

我一向受到很多質疑,不營造恐怖與恐慌的新聞,誰看?這次311事件已經有少數新聞室已經開始重視防災的重要性,開始介紹日本行之有年的緊急地震速報,海嘯警報,與NTT 東日本的「災害用伝言ダイヤル」,NTT docomo與KDDI的「災害用伝言板」,NHK的「安否情報」等,很可惜也僅止於此,沒有深入更多減災與復災的部分,版面立刻就被其他感人故事取代,感人故事並非不好,這部分會在防災時媒體的正面功能中說明,只是新聞必須更多元,尤其是災難時對民眾有用的資訊。

媒體大量使用網路,使用地理資訊系統瞭解方位或是災前災後空拍圖,是不錯的應用方法,但是整則新聞都是網路上有什麼的偷懶新聞就需要再考量,尤其是youtube,快要變成通訊社,台灣記者習慣在網路上找新聞,直接就翻拍,尤其翻拍其他電視台遊走法律邊緣,而不是親自查證或採訪,更慘的是 facebook上的活動就可以花一則新聞來介紹,實在是浪費時間,長久下來,也養成記者不親力親為的習慣。

台灣媒體還有很多可以加油的空間,在跟日本說がんばって時,也想跟台灣說:加油!除了媒體還有防災(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