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創傷研究群的靜蟬幫忙整理國內目前有關創傷與新聞的議題,未來將持續整理國外文獻,最近黃哲斌先生登高一呼,讓產官學界對置入性行銷有更積極的行動,這對飽受創傷的第一線新聞工作人員來說,真的是件好事與功德,除了置入性行銷,各式商業或非商業目的買賣時段的行為,其實也應該做一次總檢討,影響新聞工作流程的不當因素移除後,我們才能要求記者有為有守。
「新聞與創傷」相關國內文獻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譯)(2005)。《衝進新聞第一線:帶著報導,活著出來》。台北:商周。(原書IFJ, 2004. Live News: A Survival Guide for Journalists.)
簡介:於1926年創立的「國際記者聯盟」(簡稱IFJ),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記者組織,其成員遍布全球一百餘國,會員數超過五十萬人。透過與各國獨立自主的記者工會合作,IFJ已發起各種捍衛新聞自由與社會正義的國際行動。IFJ的基本精神在於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或差別待遇,並譴責把媒體當作遂行一己之私或一言堂工具的行為。IFJ主張政治、文化的自由,並捍衛工會與基本人權。IFJ是一個能藉由聯合國系統及國際工會運動,為記者發聲的有力組織,長期支持著全球各地的記者及其組織,爭取記者個人或工作權利,並成立了「國際安全基金」,以提供記者人道支援。IFJ每三年舉辦一次全球年會,在此會議中決定IFJ的政策與工作目標,平日運作則由位於布魯塞爾的祕書處總部執行,並由大會所選出的執行委員會領導。
近年來,IFJ積極致力於記者安全議題,除了組織調查委員會,主動關注全球各地的記者遇害事件,整理發表各種調查報告,以反映記者工作安全的現況與實貌,並於2003年,與國際新聞學會、幾個新聞自由團體、國際媒體與新聞工作者協會,一同成立「國際新聞安全學會」,以促進新聞工作者的安全訓練、建立相關資料。在IFJ的努力與奔走下,包括美聯社、BBC、CNN、ITN和路透社等國際大型媒體,已逐漸了解記者工作安全的重要性,並建立起相關的安全準則。不過,IFJ不以此為滿足,更進一步致力於衝突地區當地記者的安全保護,在阿富汗、巴勒斯坦、以色列等戰火連年的地區,開辦安全訓練課程。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所翻譯的《衝進新聞第一線:帶著報導,活著出來》,就是IFJ為了讓更多得不到安全訓練與設備資源的記者,學習自我保護而編寫的出版品。
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08355
陸逸馨(2008)。《在筆鋒之外─記者採訪災難後的心理衝擊》。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介:此深度報導關注新聞記者在報導災難後的心理調適問題。就醫學角度而言,新聞記者有可能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症」、「濫用藥物」等其他心理問題。先前有許多文獻曾經探討新聞記者在報導戰地消息、或是目睹其他人類悲劇,如「911事件」時,產生以上疾病的情形。 當災難發生時,新聞記者同時扮演許多角色,觀察者、歷史的見證者、或目睹其他受難者的一位普通人,甚至有時記者本身也是受難者。記者應有所警惕和認知,如此不僅新聞記者們可以在災難中保護自己,同時也可保護其受訪者。 相同事件會對不同人造成不同的心理反應,此研究將探討相關因素如何導致情緒上之衝擊。透過許多資深記者分享之前親臨災難現場的過程,此篇深度報導將呈現當前記者如何調適複雜情緒、發展因應策略、和心理防衛機制。此外,本文也會討論相關風險因素、重複暴露於災難現場的心理衝擊、和台灣有哪些資源可供運用。
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U9zZHd/record?r1=1&h1=2
熊迺祺(2008)。《新聞記者遭遇職場暴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介: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每年統計全球新聞從業人員傷亡數字,1986年83名記者殉職,發生「911」事件的2001年殉職記者103人,2004年117人、2005年147人、2006年167人,2007年175人、2008年109人,2009年1月已有10名記者被殺害。在國內,記者遭蓄意攻擊傷亡個案不多,但被告或騷擾恐嚇情形屢見不鮮。 本研究採質性深度訪談研究法,在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訪談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4都會區各2名曾遭遇職場暴行的現職記者,他們分別服務於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及聯合報等4家不同平面媒體,研究發現如下: 一、類型與成因:新聞記者遭遇職場暴行的類型以司法訴訟及電話騷擾抗議恐嚇居多,肢體衝突、黑道威脅恐嚇、上級言語暴力及同業欺負等暴行也常見;年輕女記者可能遭遇性騷擾或要求交往等暴行。暴行原因大多是不滿報導內容或不滿負面行為被報導,有時會為了表明自己清白或了解消息來源而施暴;疏忽會導致連串職場暴行,而跟蹤採訪曝光後易生嚴重肢體衝突。 二、情境因素:新聞記者職場暴行常發生在新聞見報後,先電話抗議或恐嚇後才提告。記者接到恐嚇騷擾電話時,常稱自己電話被監聽或有錄音來嚇阻對方穢語,若耐心傾聽抗議電話並避免挑釁用語刺激,可防止衝突擴大。群眾運動現場氣氛被政治語言挑起後,記者容易被盲從失控的民眾誤傷,而報社立場若被認為與群眾對立,可能引發衝突。施暴者除當事人與親友外,社經地位較高者或政治人物,常會認為報導損及利益而提告,報社要求鉅細靡遺報導細節、姓名,會增加遭遇職場暴行機率,但採訪態度良好可減少發生機會。司法警政(社會)路線記者最易遭職場暴行,北部主跑司法檢調路線記者遭遇頻率比中南部司法警政路線記者高。社會記者遭遇司法訴訟、電話騷擾等各類職場暴行的比例超過六成。首度遭遇職場暴行的時間集中在擔任記者數個月至兩年。職場暴行與採訪路線及新聞屬性關係最大,也與閱報率及當事人是否接受採訪意願有關。 三、創傷後壓力症候及調適之道:記者遭遇職場暴行後普遍出現失眠、焦慮、擔憂衝突擴大或再度發生症狀,有時會夢到施暴過程,遇上與施暴者特徵相符人事物會嚇一跳,更怕見到對方或回到衝突現場,若碰上工作壓力,壓力會更大,若報社支持,壓力能減緩,施暴者若是採訪單位,記者會擔心未來會跑不到該單位新聞。通常,記者遭遇職場暴行後不告訴家人,但會擔心施暴者騷擾家人。專心工作轉移注意力或運動爬山是常用壓力調適方法,向人傾訴則是最好的調適之道。 四、預防暴行方法:新聞記者都有一套避免遭遇職場暴行方法,除採訪時察言觀色、態度自律,站對位置及選對時機採訪拍照,避免在採訪現場落單、減少對採訪對象的刺激,把可能被群眾誤認立場對立的公司標誌拿掉,都是避禍方法。報導時公正不虛構偏頗,注意平衡及遣詞用字,不揭露新聞事件當事人全名,都是方法之一。各報社均未主動指導記者如何避免職場暴行,但在暴行發生後會關懷並提供法律諮詢協助,記者避禍方法全靠自己在錯誤中學習或同業與前輩經驗傳承。 本研究建議有八點:(一)加強媒體與記者新聞自律。(二)加強記者專業及法律素養。(三)強化記者受暴經驗交流。(四)強化媒體風險管理。(五)媒體增設心理諮商師。(六)推動記者證照制度。(七)媒體、記者及民眾再教育。(八)媒體要重視新聞記者工作壓力與職場暴行相關課題。
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U9zZHd/record?r1=1&h1=1
李惠仁(2009)。《紀錄片:睜開左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作品創作報告。未出版。
簡介:《睜開左眼》真實紀錄了國內四位電視台記者太短又太長,太急又太慢的職業生命。都說記者是無冕王,其實他們像乞丐般一整天蹲在特偵組前面,只為乞求一個不到5秒鐘的約談畫面;或者配合業主拍攝美美的業配新聞。對於一個擔任15年把最精華的人生歲月都給了新聞工作的電視新聞攝影記者來說,究竟「什麼樣的事物是生命當中最重要的註腳」?長久以來,觀眾所看到的電視新聞都經過了不只一道的壓縮與過濾,事件真實的樣貌當然是難以窺視。不過在這部紀錄片當中,我們清楚看到了目前商業電視台無法避免的「業配新聞」究竟如何產製?而這些站在第一線見證歷史的攝影記者們又是怎麼面對?如果我們把電視媒介生態當成一幅拼圖,那麼「電視新聞攝影記者」與「新聞產製過程」無疑的是兩片重要的拼圖,而紀錄片《睜開左眼》就剛好適時的把這兩片拼圖擺到他應有的位置上。
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U9zZHd/record?r1=1&h1=0
許瓊文(2009)。〈新聞記者採訪報導受害者應面對的新聞倫理:多元觀點的論證〉,《新聞學研究》,100:1-55。
簡介:新聞記者喜歡追逐採訪受害者與家屬,無視於二度傷害與新聞倫理,常常受到輿論批評,而記者應該如何採訪受害者與家屬才能避免二度傷害,符合新聞倫理?本文發現一般新聞倫理理論所提倡的目的論(teleological),在訪問受害者的情境中是有問題的,在深度訪談受害者並與心理、社會、法律與新聞從業人員進行焦點團體後,本文建議增加採用傾向於義務論(deontology),及現代康德主義中尊重自我決定為採訪受害者的倫理哲學基礎,發展出符合情、理、法的採訪原則。
網址: http://mcr.nccu.edu.tw/
王靜嬋(2010)。《「社會支持」模式於新聞從業人員採訪創傷新聞事件後壓力調適之關係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介: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國內新聞從業人員在採訪創傷新聞事件後,是否亦間接地受到 創傷壓力所影響;又,社會支持與記者的創傷壓力調適有何關聯;而至今國內新聞界在記者創傷議題這部分的認知與作法處於何種階段。在研究方法上,採用質化的深度訪談法,訪談了包括文字記者、攝影記者以及主管職位等13位國內電視新聞從業人員。
研究結果發現,普遍而言,國內電視新聞從業人員所承受身心壓力都較一般人來得高,而部分曾經採訪過重大創傷事件或創傷受害者的記者,更可能經歷深層的創傷壓力徵狀,包括侵入性回憶、逃避、高度警覺等。另外,部分受訪記者對創傷新聞事件的反應冷靜,可能源自記者良好的心理建設,但仍有記者是因為同儕壓力、尋求榮譽感或生計壓力等原因,而必須表現勇敢、甚至漠然,此亦可能為創傷壓力反應的一種。容易造成記者創傷壓力的新聞事件主要包括兩類,一為重大災難,一為看似平常、但可能對個別記者影響深刻的普通新聞事件;而易造成創傷壓力之新聞事件特性包括事件本身的嚴重度、記者深入了解新聞故事、與記者關係密切的人成為新聞主角、具情感張力的畫面。最後,個性、性別、路線、職位、電視台定位等變項可能影響記者是否容易面對創傷事件並受創傷壓力所影響。
接著,研究發現記者主要以「自我調適」與「尋求社會支持」兩種方式來應對可能承受的創傷壓力。在自我調適的部分,受訪記者以「娛樂」以及「重新定義生命或工作價值」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在尋求社會支持的部分,首先,不若國外文獻對同儕支持的全面推崇,國內記者認為同儕支持主要能夠滿足資訊層面,但對同儕支持所提供的情緒支持仍有遲疑,可能與國內新聞圈的競爭激烈有關;第二,記者認為新聞組織能夠、也必須提供全面的物質支持與資訊支持,但由於現今不論是第一線記者或新聞主管,對記者創傷議題仍不熟悉,因此大部分受訪記者對組織是否能提供情緒支持採保留態度;第三,國內電視記者已不排斥尋求專業支持,但這方面的資訊相當缺乏;第四,雖然記者在擔心傷害家人的情況下,對家庭較不提及自身所承受的創傷壓力,但家庭仍提供了記者深層的情緒支持;第五,宗教支持為國內記者能夠舒服地吐露自身壓力的管道,提供了全然的情緒支持,此為國內新聞脈絡較特殊之處。
再者,國內新聞界雖已開始對記者創傷議題開始有初步的認知與作法,但整體的普及度與實行度仍不高。本研究在理解國內情況與參考國外各新聞組織的作法後,對國內新聞界在記者創傷議題可能能夠努力的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議。最後,亦在思考研究發現與研究限制後,對未來學術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網址: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allcdr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Dear Julia 妳的關切給我了一些在質性研究教學上的啟發與結合到課程的動力。近年質性研究似乎都在朝healing的方向,也有一些學者是從writing toward healing作為一種action and inquiry. 我先嘗試一下,有機會我們交換一下心得^^
回覆刪除祝開學 愉快~